1、卵泡周期曲線

生理意義:AMH由竇前卵泡和小竇卵泡所分泌,尤其在直徑<4mm的小竇狀卵泡中表達最強。具有保護卵巢貯備,抑制原始卵泡發育募集,抑制竇卵泡對FSH應答,防止卵泡池過度和無謂消耗的“門控”作用。尤其需要強調的是:烷化劑的卵巢毀損效應正是由于顆粒細胞損傷致AMH分泌障礙,血清含量下降,“門控”效應缺失遂啟動了卵泡貯備不可逆性的大量無節制性消耗程序,最終使原始卵泡池耗竭。正是因為如此,所以AMH在正常的卵泡周期中,其血清含量是相對恒定的。
有鑒于其對原始卵泡池募集的“門控”效應,所以,澳大利亞林德大學生殖內分泌專家雷伊·洛德杰斯認為:“抗苗勒管激素可抑制卵泡發育,那么就有可能把它作為一種藥物,來延緩婦女的絕經期”。他進而講道:“在婦女不想懷孕期間,通過阻止卵泡發育來防止卵泡被消耗完,甚至可以幫助延長婦女的生育年齡”。
2、月經周期曲線
正常月經周期FSH和AMH水平


生理意義:由于AMH主要承擔著始初卵泡發育募集的“門控”效應,對保護卵巢貯備具有決定性作用,所以在以卵泡生長募集的月經周期中其與FSH曲線截然不同,如上圖所示,AMH的月經周期曲線基本上是穩定的,所以生殖醫學臨床上將其作為預測卵巢貯備的獨立因子而倍加關注。
3、生理年齡曲線
血清AMH與育齡女性年齡關系

正常女性的AMH水平(20個研究的3260個樣本)

生理意義:AMH血清濃度反映原始卵泡池的大小,代表了剩余始基卵泡數的多少,是預測卵巢貯備功能的獨立指標。女性一生中,妊娠36周開始女嬰卵巢開始產生,出生后逐漸增長,4~8歲快速增長,8~25歲緩慢增長并達峰值。25歲開始緩慢下降,絕經后血中檢測不到。對中國女性而言:血清AMH2~7ng/ml提示卵巢儲備功能良好;<2ng/ml提示卵巢儲備功能開始衰退;<0.7ng/ml提示卵巢儲備較低;>7ng/ml提示該女性多囊卵巢綜合癥(PCOS)可能性極大。由于AMH從出生后到絕經期的拋物線模式,所以被共識為預測女性絕經期的定量指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