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邊受痛風困擾的朋友越來越多,這種常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的疾病,如今在20幾歲的年輕人身上竟也經常發生了,好可怕,防痛風,你我都要知道一點......
痛風:是一種因長期嘌呤代謝紊亂,血尿酸增高而引起的疾病,是我國中老年人較常見的代謝性疾病。臨床表現急性關節炎反復發作,痛風結石形成,關節畸形,痛風性腎病,甚至腎功能衰竭。
尿酸怎么會高?
醫生說是因為喝酒過多、吃了太多高蛋白食物。很多人聽了馬上控制飲食,可是不管怎么忌口,該發作它還是痛。
為什么會從大腳趾頭開始痛,后期還會出現關節畸形?
其實這也是腎虛的一種癥狀,因為腎的過濾功能減弱了,血液里的酸毒排不出去,隨著血液循環流動。大腳趾關節是人體的最末梢關節,酸毒的結晶體最容易積聚在這里,也有的人是大拇指關節痛,都是同樣的道理。
如果你不去調整腎臟,恢復它的過濾功能,酸毒結晶長期擠壓關節,最后關節不能正?;顒?,出現變形了。所以痛風患者不僅要改變飲食習慣,更關鍵在于恢復腎臟的機能,提高過濾能力,把酸毒排出體外才不會再復發。
【痛風病人正確的飲食習慣】
1、少吃含有嘌呤的食物,嚴格戒酒
少吃富含嘌呤的食物,比如:肉禽、肝臟、海鮮等。多吃一些蔬菜水果。這樣有助降低體內尿酸濃度,防治痛風的發生。
飲酒常促發痛風急性發作,痛風患者禁飲任何酒類,包括白酒、啤酒、紅酒等。
2、少吃火鍋、多喝水
許多人喜歡在冬季吃火鍋,不僅吃起來好吃,還可以取暖御寒。其實火鍋里含有大量的嘌呤物質,過多吃火鍋可造成尿酸升高誘發痛風發生。建議在冬季多喝水、多喝茶,這樣可以有效稀釋尿酸濃度,有效防治痛風的發生。

3、多吃堿性食物
誘發痛風主要原因是尿酸濃度升高,尿酸中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質,此時應多攝取堿性食物,如山藥、黑木耳等,通過酸堿中和可以有效防治痛風的發生。
4、痛風病人少吃魚
痛風病人到底能不能吃魚呢?這要看魚的種類而定。魚類中尤以白帶魚的魚皮含嘌呤特別高;其他如沙丁魚、青魚、大比目魚、鱈魚、白鯧魚、鱸魚、鮭魚等所含的嘌呤也不少;而草魚、鯉魚、槍魚和秋刀魚等所含的嘌呤就稍微少些。

另外,食用量也須注意,有些魚所含的嘌呤雖較低,但食用量太多,也易造成體內的血清尿酸過高。
痛風食療方
1、吃櫻桃
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發現,櫻桃中的花青素,能降低發炎的幾率,吃20粒櫻桃比吃阿司斯匹林更有效。
一般痛風或關節炎病人,食用櫻桃幾天之內能起到消腫、減輕疼痛的作用。長期面對電腦工作的人常常會有頭痛、肌肉酸痛等毛病,多吃些櫻桃也可以緩解或消除這些癥狀。
2、民間偏方:青木瓜茶
每天喝數次,一周疼痛有明顯的改善,須長期喝。
材料:青木瓜500克,綠茶10克
做法:將青木瓜切成丁放入水中煮沸再放入綠茶泡幾分鐘。
3、赤小豆粥
功效:清熱利濕,主治痹阻型痛風
材料:赤小豆30g,白米15g,白糖適量
做法:先煮赤小豆至熟,再加入白米做粥加糖。